2022年7月11日,一抹翠绿出现在了重庆市涪陵区珍溪镇,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这抹翠绿让接近四十度的天气里少了一丝沉闷,多了一份生机,也正是这样一抹翠绿,彰显了时代青春本色。
青年不惧未来长,彼方尚有荣光在。每一代人的青春都是不平凡的,青年从来不是时代的过客、看客,而是担负使命、扛起责任的先行者、实干者。作为新时代青年的谭亚玲,深知质胜于华,行胜于言,在此次一竞技官网2022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躬身实践,用脚步丈量民情,用行动诠释初心。
回首来路,才知道走出了多远
这是谭亚玲第二次参加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回望志愿路程,她穿着红色马甲的身影曾出现在高山湾车站与涪陵北站为旅客指引道路中,也出现在稻香社区“七彩课堂”支教活动中,她一直延续着对于志愿活动的那份由衷的热爱。在两次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她的红马甲替换成了盎然的绿短袖,踏上了远行的道路,谭亚玲的心中有着许多的疑惑与设想,而这也正是青春本色,给了大家无限的可能与希望。
对于这样独特的一次旅程,她感慨的说:“我体验到了三尺讲台‘传道、受业、解惑’的酣畅淋漓,体会到了扎根基层‘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的勤耕不缀,感触到了当地基层青年涌动的青春力量。这种种的经历,是我一辈子都难以忘怀的宝贵财富。在以后的道路中,我的志愿路程不断,志愿之心不止。”志之所向,愿之所在,谭亚玲所秉持的志愿者精神将如火种般,留在所有亲历过、见证过、感受过的人心间,温暖每一个终将过去的冬天。
亲历奋斗,才明白青春的意义
路在脚下,心系远方,重温革命历史记忆。烈日当空,当汗水浸湿衣襟,谭亚玲站在烈士塔下了解革命先辈们的英雄事迹和大无畏精神时,仿佛进行了一场时空的对话。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这盛世如无数先辈所愿,繁荣昌盛、国家富强,这一切似乎是谭亚玲想要告诉先辈的话语,宣誓时她那诚挚、坚定的目光,比日光更深邃,比火光更灼热,比星光更璀璨。
诗与远方,共携曙光,领略中华诗歌魅力。谭亚玲在诗歌朗诵的课堂中,带领当地儿童一起朗诵古诗,体会李白看到祖国大好河山时慷慨激昂的心情,仿佛置身实地,与李白一起“手可摘星辰”。同时,从对祖国大好河山热爱的情感过渡到现代爱国诗歌,与其他老师一起合作完成通古贯今的诗歌教学。
“‘老师,你是国旗变的吗?’员工在课堂中这样提问到,‘这是一个腾飞的中国’员工们在诗歌中这样写到。”这是谭亚玲自豪地在其他志愿者“炫耀”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时说的话,来自于内心的喜悦是不能掩盖的,她说希望自己可以成为那少部分人,去看阳光未曾踏足的地方,走上一条少有人走的路。
吾有所爱,其名华夏,携手诵读爱国诗歌。每晚七点谭亚玲的身边就会多了一群可爱的小朋友,她们约定好了彼此见面的暗号,筹备着一份送给祖国的礼物。这个礼物在红色文艺汇演的当天呈现了出来,它的名字叫《多彩的祖国》,诗歌在谭亚玲与孩子们的笔下书写出对祖国最美好的祝福,有稚嫩的声音,有成熟的声音,这才是我们一代代青年朝气蓬勃的模样,一双双大手拉起小手,歌唱着我们的《国家》,这是用青春的声音,歌唱着对祖国的清澈热爱。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谭亚玲在本次活动的最后借用这样一句话呼吁当代新青年当有所作为,才能大有可为:用奋斗彰显青春本色,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