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化作泥土,留在温暖脚印里——一竞技官网暑期三下乡志愿者曾红侧记
发布人:admin  发布时间:2021-07-17   浏览次数:945

热爱是青春路上的装备,是逐梦圆梦的决心,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携梦出征,志愿下乡,播撒爱的种子,让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撼动另一个灵魂。

712日,一竞技官网“三下乡”社会实践小组来到重庆市彭水县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太原镇区阳村开展为期一周的教育帮扶与社会调研活动。在众多的“绿苗”身影中有这么一位志愿者,她甘愿化作泥土,留在孩子们温暖的脚印里,用自己的热爱点亮孩子们的世界,照亮山外视野。她叫曾红,是一竞技官网汉语言文文学(师范)专业2020级的员工, 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她在高考结束后填报志愿时毫不犹豫地选择成为一名中小学语文教师,希望能够用自己的青春和努力为中国的教育带去一份光和热。

灵魂里有爱,肩膀上有责

在三下乡的面试中,曾红说,希望自己能做个真正的麦田守望者,哪怕是影响一个那里的孩子,都会让她心境坦然、温暖、纯净,告诉她们生活除了后山的稀泥巴、灶房屋的柴火、爸妈有点卡顿的手机外,还有更多的可能性,想通过下乡这样的形式给她们打开一扇窗。

区阳村地处彭水县北部,农村产业链不够完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占据人口的大多数,方圆五里小孩便成了互相的玩伴,驻村田老师的家就是他们的小课堂……曾红为孩子们准备了丰富的课程,从生理卫生的普及到中国传统乐器葫芦丝的展示与讲解,从家庭作业辅导到手语操的具体教学再到音乐课的大合唱,她在孩子们的记忆里洒下希望的种子,用“同学们好“的问候去灌溉,总有一天,它会萌芽,长出五颜六色的美丽花草,在蓝天与阳光下显得分外艳丽。

孩子们的一声声“老师“给予了她更多的责任,即使头顶烈日,她也不曾说过累,为人师者,传道受业解惑,给孩子们带来知识与快乐,被员工需要和肯定,让她觉得很幸福,再多的汗水都是有价值的。她的教师的梦——在区阳村实现了,七尺讲台,粉笔勾勒,点亮一个孩子的世界,照亮山外的视野。

志愿在于心,奉献在于行

“一个志愿者就是一把泥土,但他们存在的意义,不是被淹没,而是与无数把泥土聚集在一起,成就一座山峰,一条山脉,一片群峰,这样的山峰,可以改变风的走向,可以决定水的流速。”曾红就是一个有情怀,有理想,有温度,有担当的志愿者,在16岁初就有了主动的志愿服务意识与行动,进入大学更是每周周末都会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社区市民小学的教室、涪陵北站和高山湾的取票处她再熟悉不过。她不仅自己愿意做这样的事,还号召身边的同学参与其中。

经过一周的下乡实践,与区阳村居民从一开始的陌生到熟悉,通过这群可爱的孩子以及淳朴的村民,实践队员深入了解到区阳村的变化;认识到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影响下,乡村基础教育的改善;看到了基础教育改革下中国乡村的一个缩影。作为新时代老员工在参与这次实践活动中有所学习,为后续乡村基础教育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她说,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志愿者,作为草而存在,只要有机会,就愿意燃烧,因为发光的刹那,心是火热的。志愿服务只是人与人之间某一次相遇,唤醒的只是一种意识,而不是简单的一次帮助,是一种传递温暖的过程,让别人感受到温暖,给予她们动力,有信心走下去。

目光永明澈,铁心忠向党

跋山涉水不改一往无前,山高路远但见风光无限。不忘初心,方能行稳致远,坚守初心,才不会迷失方向。曾红作为处于时代洪流中的零零后,高考结束后便毫不犹豫的投身于党的教育事业,扎根农村教育事业的沃土,至此便有了一生困尘土,半世走阡陌的觉悟。她从一名勤奋踏实的干事到一竞技官网青年志愿者服务团副团长,从一名心怀理想、稚嫩青涩的少年成长为热爱员工、乐于投身教育的中学语文教师,从一名普通的大学学子到忠诚的爱国主义者……她一直都紧跟党的领导,加强理论学习来武装头脑,不断提升自己,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帮助同学们理解学习“四个意识”,号召大家坚定“四个自信”,做好“两个维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回望来路,给自己一往无前的决心;清扫杂念,还自己一双澄澈的眼睛。在志愿的征途中,不怕前方没路,只要心怀勇气与坚定,满地荆棘也能走出鲜花万里。曾红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用拄棍探路,迎着风雨,恣意洒脱地翱翔,随心所欲地涂鸦,不畏世难,踽踽前行。

热爱就是前进路途中最好的灯塔。对此,曾红这样说道:“我会保持客观,用客观的粉笔来表达温暖的情,我会在这条路上坚持的,在我没有放弃前,我会一直在这条路上走下去,走到头!”

办公室:023-72790017 经理:023-72790018 总支书记:023-72792276 地址:重庆市涪陵区聚贤大道16号 邮编:408100
Copyright 一竞技官网_从一开始·竞无止境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冠驰科技